中俄两国潜艇最近搞了场联合巡逻,俄罗斯的"沃尔霍夫"号搭着咱们一艘基洛级潜艇,带着护卫舰和救援船配资网站,8月份在东海和日本海溜达了一圈。别看就两艘潜艇,这动作背后的信号可太有意思了——中俄军事合作又往前迈了一大步。
要说这次巡逻最妙的地方,就是双方都派了同款的基洛级潜艇。这玩意儿是苏联70年代的设计,最大的优点就是安静。为啥选这个老型号?明眼人都懂:中俄都是从苏联体系出来的,用同款装备配合起来顺手,既展示了合作默契,又不用亮出核潜艇这样的看家宝贝。这种"藏拙"的操作很现实——盟友归盟友,压箱底的技术可不能随便共享。
西方专家这回分析得挺到位。戈德斯坦说这是"威慑努力",莫斯更直接,指出中俄的协同水平跟北约根本不在一个量级。确实,比起美军和盟友动不动就航母战斗群齐上阵的阵仗,这次巡逻规模不算大。但重点在于持续性——从2019年的轰炸机联巡到现在的潜艇配合,中俄军事合作就像温水煮青蛙,每次加一点新花样。
最值得玩味的是时机选择。现在正是AUKUS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,美英澳要搞核潜艇合作,中俄反手就来个潜艇联巡,这针对性简直不能更明显。中国战略家们早就盯着AUKUS了,现在这出"潜艇二人转",就是最直接的回应:你能拉小圈子,我就能找搭档。
说到底,这次联合巡逻就像下围棋,看似只落了一子,但整盘棋的攻守态势都在变化。中俄用成本最低的方式向美国展示了战略协作的可能性,既不过度刺激对手,又明确划出了红线。这种"进可攻退可守"的套路,比那些虚张声势的军演高明多了。
富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