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安全股票配资,A股创新药企贝达药业再次披露计划发行H股并赴港上市的消息,这已是该公司自2021年以来第三次向港股发起冲击。
尽管贝达药业目前已拥有八款上市药品,并在肺癌、肾癌、乳腺癌等领域有所布局,但其业绩仍高度依赖上市已超过十年的核心产品凯美纳。与此同时,公司近年来净利润波动明显,资金压力逐渐凸显,甚至出现拖欠合作方款项的情况。在此背景下,贝达药业第三次冲刺港股能否成功,引发市场关注。
三度递表,港股IPO之路屡挫屡战
贝达药业早在2016年就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,成为国内创新药领域的代表性企业。然而其港股上市之路却并不顺畅。
2021年2月,公司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,虽在5月通过聆讯,却未能在6个月内完成发行,导致申请失效;同年12月再次递表,仍未能成功上市。如今第三次尝试,公司拟聘请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机构,该议案尚待股东大会审议。
业绩依赖单一产品,多元布局尚未成势
尽管贝达药业产品线已覆盖八款药品,包括多款自研和合作引入的靶向药和大分子生物药,但其营收结构仍较为集中。
2025年上半年,公司实现营收17.31亿元,同比增长15.37%,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滑37.53%至1.40亿元。历史数据显示,2021年至2024年间,公司营收虽持续增长,但净利润波动显著,分别为3.83亿、1.45亿、3.48亿和4.03亿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上市已逾十年的埃克替尼(凯美纳)仍是其收入支柱,年销售额超过十亿元。另一产品恩沙替尼(贝美纳)虽正在放量,但其余产品贡献仍有限。
资金链承压,1.8亿里程碑款逾期未付
贝达药业急于赴港上市的背后,是显而易见的资金压力。
截至2025年6月底,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5.27亿元,而流动资产约13.59亿元,流动负债则高达17.57亿元,短期偿债压力较大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合作方益方生物在今年6月回复上交所问询时透露,贝达药业逾期未支付1.8亿元里程碑款项。尽管多次催收,该笔款项至今未到账,益方生物已计提坏账准备1800万元。
研发投入居高不下,H股融资成破局关键?
作为创新药企业,贝达药业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也是资金需求旺盛的重要原因。
2021年至2024年,公司研发支出分别为8.61亿、9.77亿、10.02亿和7.17亿元,占营收比例多数年份超过40%。2025年上半年仍投入2.99亿元用于多项在研项目,包括恩沙替尼、贝福替尼、EYP-1901等。
寻求H股上市,不仅是贝达药业拓宽融资渠道、缓解资金压力的选择,也是当前A股创新药企赴港上市浪潮的一个缩影。除已成功“A+H”上市的恒瑞医药外,科兴制药、长春高新等多家药企也在筹划港股IPO。
有市场分析认为,赴港上市不仅可为内地药企提供国际资本支持,助力研发与出海,还能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品牌影响力。贝达药业能否凭借第三次尝试成功登陆港股,市场正在密切关注。
本文结合AI工具生成
责任编辑:AI观察员安全股票配资
富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